在搜尋資料過程中,得知在台南市大內區石城里這有個龍貓彩繪村就十分的期待~
因為龍貓對我來說~充滿童心和希望~讓人喜愛也無法取代~!
等不及想和龍貓相遇啦!!
哈哈 看到這站牌就知道=>歡迎來到龍貓公車站~~
法式情調嗎~
在搜尋資料過程中,得知在台南市大內區石城里這有個龍貓彩繪村就十分的期待~
因為龍貓對我來說~充滿童心和希望~讓人喜愛也無法取代~!
等不及想和龍貓相遇啦!!
哈哈 看到這站牌就知道=>歡迎來到龍貓公車站~~
法式情調嗎~
中社田府元帥廟 :
祀奉的主神為田都元帥,為陳姓宗親所信奉,相傳於清代末年時組成。
宋江陣 :
宋江陣於上白礁前一或兩個月,會先於角頭舉行「立館」(企館)儀式,也稱「入館」,隨即展開集訓,此後於夜間練習時,鄰近便能聽聞響亮有力的宋江鼓聲,由各陣前輩帶領年輕晚輩排習陣法,施展拳腳。待到集訓有成後,再擇定吉日,前往學甲慈濟宮向保生大帝報告,展演全套陣法,稱為「開館」。「開館」結束後,各宋江陣則會前往各交陪廟宇操練拜廟,稱為「探館」,也會至贊助的宗親、商號家中演練,並進入屋中,以求驅除邪穢,庇佑平安,稱為「掃厝」。於所有祭典結束後,會另行舉辦「謝館」儀式,感謝祖師爺庇佑。
台灣宋江陣 :
台灣廟宇香火鼎盛,宋江陣大都流傳於嘉南平原以南的農村,並以臺南市、高雄市最多,早期屬於農閒時期農村子弟學習武藝的活動,日治時代,因高壓統治,取而代之成為宗教活動酬神娛人的武術表演性陣頭。國府來台後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宋江陣得到很大的發展空間。宋江陣通常附著於寺廟,成為神佛駕前的藝陣。宋江陣發源於中國,但目前已經佚失;台灣則保留了大量且完整的陣式。
各地宋江陣特色 :
高雄市內門區宋江陣 : 有「內門紫竹寺」及「南海紫竹寺」,推動民俗江陣古老文化的傳承不遺餘力,有一百四十餘年歷史。
西港香宋江陣 : 因廟會活動中就超過16陣,並衍伸出宋江四陣,即宋江陣、金獅陣、白鶴陣、五虎平西陣 ,另外更有此地特殊的腳巾文化 。
屏東縣東港鎮的下頭角宋江陣 : 出陣時所有成員皆譜上宋江陣遠古主角的臉譜與穿著彷遠古戰服。
學甲集和宮-蜈蚣陣 :
學甲香、蕭壠香、西港香、麻豆香與土城香素有台灣西南五大香之稱,都以百足真人蜈蚣陣為開路先鋒,但除學甲香的蜈蚣陣仍保持以人力扛抬之外,其餘均已改成裝輪推行的方式。
學甲香的蜈蚣陣係由後社集和宮負責裝閣,據集和宮主事人員所述,早期,蜈蚣陣是由「下社角」白礁宮所裝閣,樣式類似藝閣的一種,後來因為「下社角」人力、經費等資源不足,才由後社角一戶有錢的黃姓人家接回辦理,迄今已經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 後社集和宮蜈蚣陣為龍首、鳳尾形式,蜈蚣棚是以十八塊木板連裝而成,由一百五十二人分二班輪流扛抬行走。上面分坐三十六位小朋友扮演歷史人物,主要戲碼有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隋唐演義、白虎戰青龍、薛剛鬧花燈、郭子儀大戰安南國、狄青押軍衣、五虎平西、五虎平南、狄青大戰八寶公主、水滸傳、岳飛傳等十三齣戲目,每次出陣都不相同,全依於神前「擲笅」選定。
集和宮蜈蚣公 :
「蜈蚣公」:
民國八十年起,因受神明指示,開始設位奉祀蜈蚣陣的龍頭、鳳尾,並取名為「蜈蚣公」,定壽誕為農曆的六月二十五日。
五香科中,就屬學甲蜈蚣陣並非傳統的蜈蚣頭尾造型,相傳「蜈蚣公」是青龍神轉化,因輔佐保生大帝有功,奉旨冊封為大帝護衛,有鎮煞驅邪之能力,由油紙製作。
學甲蜈蚣陣的龍頭鳳尾是有神格的 !!
學甲慈濟宮 :
慈濟宮位在學甲市區中心,內政部評定第三級古蹟,學甲慈濟宮祀奉保生大帝,據說廟內主要神像出自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村祖廟「白礁慈濟宮」,相傳該廟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為最早雕刻的三尊保生大帝神像之一,八百餘年歷史的神像開基二大帝。該廟為當地信仰中心,形成「學甲十三莊」區域的信仰圈,
神像開基二大帝來自福建,於康熙年間由李姓者自白礁迎來奉祀。每年農曆三月十一日是該廟的主要祭典活動「上白礁謁祖」,長達三公里的祭典隊伍由「蜈蚣陣」領頭,蜿蜒前進,民眾相信讓蜈蚣陣從頭上經過,可以消災避邪。整個活動表達先民對大陸福建白礁鄉渡海來台,飲水思源追懷家鄉的重大意義,因係隔海遙祭,故稱「上白礁」。
慈濟宮對面的學甲市場
慈濟宮牌樓(佛教說法為山門)
雖然我對傳統建築不熟,但光是牌樓就足以了解慈濟宮在學甲的重要性啦!!
學甲區上白礁謁祖祭典 :
由台南市學甲區慈濟宮所舉行,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一日舉行,即當地所稱上白礁活動,於當地將軍溪畔「頭前寮」舉行祭典,隔海遙祭保生大帝祖廟,即中國大陸福建白礁慈濟宮。
學甲慈濟宮主神保生大帝,係於明末由福建泉州府移民迎請,隨鄭成功部隊來台,而由學甲頭前寮將軍溪畔登岸。上白礁祭典根據考證,始於清代,學甲地區鄉民經常返回原鄉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謁祖,由於保生大帝誕辰為農曆3月15日,故必須提前數日渡海,方能趕上神誕,所以乃訂為每年農曆3月11日。日治時期後由於兩岸民間往來受限,來往不便,遂逐漸改於當年登陸之處舉行隔海謁祖祭典。上白礁祭典原非年年固定舉行,20世紀後半,才逐漸改為每年舉辦。參與廟宇以學甲慈濟宮的交陪廟、分靈廟、學甲十三莊的莊廟為主。1977年左右,臺灣興起尋根熱潮,上白礁祭典乃受官方支持,標舉其「飲水思源」的精神,而逐步擴大祭典層次,1980年開始,升格為縣級祭典。
學甲香 :
除每年固定舉行上白礁謁祖祭典及繞境外,由於上白礁刈香所經過的香路,為「慈濟宮-後社-光華-中洲-頭前寮(將軍溪畔)-中洲-彭城-後社-慈濟宮」,主要行經學甲、中洲莊,其他莊頭都未列入上白礁祭典遶境的香路。於是慈濟宮為祈求其他未被上白礁刈香巡經的莊頭平安,遂另行擇期舉行繞行學甲十三莊的三天刈香活動,稱為學甲香,1987年以前於保生大帝神前擲筊決定舉辦時間,之後則改由慈濟宮信徒代表大會決議。四年舉行一科刈香的傳統。學甲刈香儀式採「出香-遶境-入廟」的型態,所有參與之藝陣與神轎,每日出發前,都需至慈濟宮「拜廟」,由紅頭法師做法淨陣,此儀式有接香的意味。
在無意之間網搜尋到蜈蚣陣招募志工的公告,便開啟了這趟的旅程~
參與志工需全程陪同控管秩序,這也是我第一次要走這麼遠的路,對我來說有點怕怕確又充滿期待~
在活動的前一天便提早先到學甲報到,坐自強號先到新營火車站=>在新營客運總站轉車=>學甲郵局下車
井仔腳瓦盤鹽田 :
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原稱為「瀨東場」設於鳳山縣大林蒲(今高雄市小港區),嘉慶五年(1800年)後遭洪水淹沒,遷移到台南佳里的外渡頭附近,至清嘉慶23年(西元1818年)再遭水患肆虐,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進入日治時期後,井仔腳鹽田在大正八年(1919年)12月被臺灣製鹽株式會社收購,戰後則成為臺灣製鹽總廠北門鹽場的一部分。史書上記載,鄭氏諮議參軍陳永華,認為當時平埔族製鹽技術不佳,所煎出的鹽品質苦澀,於是改革製鹽方法,在海邊築埕,然後在其上鋪碎瓦片,再引水到鹽池,經由日曬成瓦上的結晶鹽。後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此處的鹽田荒廢了一段時間,後來為延續鹽業文化而將鹽場復育,於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8月24日公告為歷史建築。
興安宮
在進井仔腳鹽田前會先經過興安宮,我們是把車停在附近的停車場
由興安宮對面的小巷進去
井仔腳瓦盤鹽田
南鯤鯓代天府 :
位於臺灣南部臺南市南北門區鯤江村976號,俗稱南鯤鯓王爺廟(簡稱南鯤鯓廟、南廟),是台灣最古老的五府千歲的全國信仰中心,更有臺灣王爺總廟之尊稱。
南鯤鯓王爺宮、歸仁保西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稱為「南瀛三大代天府」,亦是臺南縣政府選定的「八景八勝三園」之一。
歷史 :
相傳於明朝末年的一個晚上,數十名漁民正在南鯤鯓沙汕上捕魚,忽然從海上飄來一陣鐘鼓管弦的樂聲,並且出現一艘三檣的大帆船(王船)漂自南鯤鯓灣,隔天這些漁民到港口看個究竟,結果只看到一艘破舊的小船停在岸邊,裡面載著六尊神像,分別寫著:「 大王李府千歲、二王池府千歲、三王吳府千歲、四王朱府千歲、五王范府千歲、中軍府」(傳說為跟隨唐高祖李淵討隋建唐的開國功臣(相傳其名諱為李大亮、池夢彪、吳孝寬、朱叔裕、范承業,其中已知僅有李王於新唐書、舊唐書之中有其列傳與史料記載 ),以及一支神木和「代天巡狩」的旌旗。在隆重祭祀之後,漁民們恭送王船出港,想不到出港不到一佪時辰,王船竟然又逆流返航,而且停靠在原來的地方,漁民驚訝不已,並認為五王打算長駐在這裡,於是漁民將這些神像供奉在草寮內,早晚焚香膜拜,結果從那天起,漁民只要出海捕魚,一定滿載而歸。從此神威廣播,信徒也越來越多。
1662年(明永曆十六年)在南鯤鯓嶼創建,後因神蹟顯赫廣布流傳,被當地信徒倡議建廟,稱為「南鯤鯓廟」,又稱為「開基廟」,風水上稱為「浮水金獅活穴」。
1817年(清嘉慶二十二年)遷建於北門地區槺榔山之虎峰,後因南鯤鯓沙汕淹沒衝毀,居民信眾決定遷徙,再重建神廟,該地據傳於風水學上稱為「虎穴」。
1822年(道光二年)竣工( 落成 ),廟名為南鯤鯓代天府。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增建後殿「青山寺」。
1923年(日本大正十二年)重修。由名匠師王益順(公元1861年-1931年)主持的重修與擴建,延續傳統閩南建築的風格,在格局、木結構、雕刻、石作等各方面均極為精美,在建築史上被列為日治時期的廟宇代表作品之一。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
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南區土城,是一座主祀天上聖母的廟宇。為土城社區的信仰中心,整座廟宇仿造北京紫禁城的宮殿建築,占地二萬餘坪,廟宇四周圍利用橋梁、水流、護城河的方式圍繞著廟宇,為全世界建築規模最大的媽祖廟。
歷史 :
道光十一年(1831年)因曾文溪氾濫,下游支流改道而造成廟宇毀損,因此當地民眾將神尊寄奉於三郊鎮港海安宮。
同治十三年(1874年),廟宇遭洪水沖毀。
大正二年(1913年),泉州富美宮流放一艘五府千歲王船途經險惡黑水溝(臺灣海峽)停靠土城沿海,經媽祖靈示為邀請來護佑萬民,於是土城民眾迎回築一王宮奉祀
大正三年(1914年),當地民發起重建廟宇。
大正五年(1916年)安座,前往迎回因古聖母廟受洪患臨時寄祀三郊鎮港海安宮之鹿耳門媽等七十餘尊神像
大正七年(1918年)落成,名為保安宮
1960年改名為「鹿耳門聖母廟」。
鹿耳門公館 :
在鹿耳門天后宮旁,樓下一樓為國際會議廳,可供各界會議簡報用;二樓以上為香客樓,恢復以往古鹿耳門公館之功能,提供全台參香信眾住宿用;二樓廂房之間為一開放性露天中庭,適合舉辦夜間性同樂活動。
建築由閩南特色與台灣本土風格的空間所組成,公館正面形塑三郊意象,側面營造成港邊商店街意涵,整體充滿著公館、郊商、港邊街傳統古味,大門中匾題「鹿耳門 公館」左邊為「海防同知」右邊為「三郊公局」。所謂的三郊公局,乃雍正初年起,台灣貿易的三巨商,是為當時全台灣規模最大、資本最雄厚的進出口商集團。
以鋼筋混凝土為建材,飾以傳統山牆馬背燕尾起翹~
延伸閱讀 :
三郊公局 :
雍正三年(1725年),由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三巨商來台經商,拓展島外貿易,分為北郊蘇萬利、南郊金永順、港郊李勝興,三郊鼎立、掌握全台商權與商機。
乾隆六年(1741年),以「外郊」為主的北郊及南郊進出口商人,集資於台郡水仙宮廟內設置【三益堂】,作為彼此聯絡會商處所乾隆末年,結合於水仙宮三益堂正式設置辦事處,並在嘉慶元年,三大郊正式合稱【府城三郊】,開始以【三郊蘇萬利、金永順、李勝興】名義對外行文,成為全台灣規模最大、資本最雄厚的進出口商集團,對當時台灣內需的供應、擴大與活絡,對臺海兩岸的經濟推動,對日本、東南亞與國際貿易的發展等方面,都可說是台灣經濟文明的開路先鋒與締造者。
鹿耳門天后宮 :
鹿耳門天后宮位於台南市安南區顯草街三段1巷236號,其奉祀之天上聖母亦被稱為「鹿耳門媽」 。
歷史 :
1. 1661年(明永曆15年 ),因鄭成功想收復臺灣,將臺灣當作反清復明根據地,鄭氏軍隊大多為福建沿海一帶人士,許多跟隨人士有請媽祖一同前來,當時由鹿耳門古道進入,登陸北汕尾後因為與荷蘭人開戰不便將媽祖留在軍艦上,而將媽祖放置在北汕尾島上並築草寮由島上村民保管,此為最早「鹿耳門媽祖廟」 。時鄭成功率軍進入鹿耳門港,得媽祖神助水漲丈餘,大軍順利登岸,驅逐荷蘭人 。
2. 1719年(清康熙58年)大興土木正式擴建「鹿耳門媽祖廟」,名為『天后宮』。
3. 1831年 ( 道光11年)曾文溪氾濫,下游支流改道造成廟宇毀損,因此當地民眾將開基媽祖神像暫祀民家,其餘神尊移交由三郊臺都水仙宮管理,後因水仙宮日治時期有變才移交由三郊鎮港海安宮管理,水仙宮代理普渡,戰後海安宮要求鹿耳門方面將神尊請回,但因為當時鹿耳門村民無力興建廟宇也無力祭祀而拒絕,後因土城方面表示願意,由海安宮轉由土城祭祀與現今五王殿後方。直至1947年鹿耳門村民於現址重建廟宇,將祭祀在民宅開基媽祖迎回新廟祭祀 。
延伸閱讀 :
鹿耳門(Lakjemuyse),清朝時期為台江內海對外進出主要門戶,因港道地勢險要、暗礁盤結、航道險惡曲繞,以致巨舟不能入,故得「天險」之稱。亦為清代臺灣八景「鹿耳春潮」與「鹿耳連帆」所在地,而此處更是鄭成功登陸臺灣的第一步!,因此鹿耳門有『台邑六景』、『台灣之門』、『台灣八景』、『府城天險』、『府城三郊海上舞台』、『全台門戶』、『台郡咽喉』等等美名,可見鹿耳門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台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
東西向,至日治時期荒廢。臺南市政府曾多次加以整修,現在不僅是古蹟,亦作為臺南女中後牆 。此城垣原為泥土製作,但由於臺南的春夏偶有暴雨,遂再外加上三合土保護,斷面略呈梯形,兩牆高差可形成坡度,以利排水,下寬上窄,可增加穩固性 。殘跡長六十四公尺,高五公尺,清代的城牆橫跨樹林街,向東穿越至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門口東側(但今日只留石碑),向西則延伸至今日建興國中南方之大南門 。 台灣府城城垣位於今日的台南市大埔街九十七號後(台南女中校內的圍牆),列為三級古蹟,南門段殘蹟依古法整修,大致恢復舊觀。此外還特別保留出一段,露出內部結構,以供參觀 。
台灣府城八城門介紹 :
清雍正年間台灣知縣周鍾瑄於台灣府城開始築木柵 "城", 清雍正三年(1725) 木柵城建造完工,共有七座城門,設東、西、南、北 大門四座,東、南、北小門三座,長有二千一百四十七丈,最初府城的西側面臨海濱,土質鬆軟,故而未曾圍築木柵。清乾隆元年(1736)七座城門改為石門,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奉旨改建磚石,以資捍禦 ; 五十五年(1790)竣工,城門磚石,城垣為三合土構造,時為台灣府城規模甚是宏偉。東南北三面悉照舊基修築,惟大西門內移一百五十餘丈,新建大西門台於宮後街之中。張丙事件後,清道光十五年(1835)清朝官員在大南門、小南門、大北門、小北門及小東門等城門添建月城,具有加強防衛的作用 。
大南門 :
台灣府城大南門,又稱寧南門,日昭和十年(1935)與僅存的大東門,小西門被列為史蹟保存 ; 民國六十六年(1977)大南門重新整修竣工 ; 現為直轄市市定古蹟大南門,城門入口比出口略小,乃安置與伏貼城門而設計。圓弧形城壁又稱甕城或半月城,屬於小型外廓 。內城城壁間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所立的示禁碑記,為避免守城兵藉故騷擾百姓,刻著「農商負販,車牛來往,不許兵役勒索,特示」諸字,可供了解清代台灣吏治與社會問題。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寧南門"門額與清道光十六年(1836)"大南門"門額,見證台灣府城整修擴建的史實。近年新設一片木柵與綠珊瑚,以呈現府城以木柵刺竹為城垣的時候,曾經增植綠珊瑚以為外護的歷史情景。民國66年修建「碑林亭」,亭中展示台南市各時期的石碑 。
延伸閱讀 :
「神農街」:
昔日被稱為北勢街,是目前台南市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也是"五條港文化園區"最重要的據點。"五條港"在清初台灣對外主要的門戶,而「神農街(北勢街)」所在位置正是港區的中央,可說是當時最熱鬧的街道。「神農街(北勢街)」街道寬度約四米,街道上的老屋因為產權複雜、改建不易,許多老屋目前仍然保留了清代及日治初期的外觀結構,而不同外觀風貌的老屋,也見證了"五條港"地區歷史發展的經過。
目前「神農街(北勢街)」一帶密佈了許多古蹟、街廟、老行業,如市定古蹟"金華府"、"全台開基藥王廟"、四十九號的"永川大轎"、六十七號的"西佛國"等,同時許多著名的民俗活動也都源自於此。在海安路通車與藝術造街成功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老街,讓原本逐漸頹敗的老舊街道,轉變成為前衛的藝術空間,不但保存了城市的歷史環境,也保存了當時府城港口老舊街道的意象。
走進「神農街(北勢街)」,全長百餘公尺的街道更有許多藝術創作者的工作室,「神農街(北勢街)」可說是越夜越美麗喔。
白天的神農街
這家民宿就在神農街旁~走路約2分鐘就到了喔~~
晚上的時候可以到神農街去逛逛,有種古色古香浪漫的情懷~~
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鐵門都不開,找店家時要注意看一下(在康樂街牛肉湯旁)
在附近不遠處的海安路二段有停車場,可以先將行李卸下暫放在民宿在把車停好~這樣會比較方便喔!!
民宿門口~
二樓的雙人房,假日一晚1800!!!,不大! !
林百貨簡介:
林百貨店原於昭和7年(1932年)12月5日開幕啟用,位在俗稱"台南銀座"的末廣町二丁目"上,是當時台南市區重要的商業街區,此也同時也是當時台灣展開現代化的重要象徵.
林百貨是當時臺南市最高的建築,古蹟結構本體為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俗稱"五層樓仔",其現代化空間格局, 先進之結構工法材料及電梯電器設備,為當時雲嘉南地區第一間具電梯設備的流行百貨公司,與台北"菊元百貨"分居南北百貨鰲頭。建築內不僅設有南台灣首部電梯、罕見的手搖式鐵捲門、避雷針等先進設備
1932年由日本商人林方一所建立,在當時是南台灣規模最大的百貨公司,也是台灣第二家大型百貨公司。
1998年,台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2010年開始整修至2013年完成。
2014年6月14日由委外單位台南高青時尚,以文創為主題重新開幕。
分別「台南好客廳」、「台南好設計」、「台南好品味」、「台南好美味」、「台南好文化」、「台南好風景」等主題
明延平郡王祠簡介:
延平郡王祠,又名開山王廟或鄭成功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清代臺灣府城油行尾街),為清治時期最早的官祀鄭成功紀念祠,其前身為民間所建的開山王廟,臺灣日治時期曾改名為開山神社,是日人在臺最早設置的神社,也是二次大戰前日本海外神社中唯一是從廟宇改為神社的特例。但現今樣貌實為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動工改建的結果,所以該廟長久以來未被列為古蹟,直至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將延平郡王祠(含鄭成功文物館)登錄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
祠中保存為數眾多的楹聯,包括沈葆楨手書,可說是珍貴歷史文物豐富;祠堂右邊的台南市「鄭成功文物館」,1樓主要陳列展示先民生活相關的史前文物,2樓館藏豐富台南歷史文物,包括鄭成功、沈葆楨的畫像與墨蹟,也有展示當年先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以介紹當時生活起居狀況。
延平郡王祠的四扇門面所繪之八個門神並不是中國常見的門神,而是藍眼珠、黃頭髮、皮膚白皙的洋人(據說是荷蘭人),是因為台灣人感念鄭成功率軍驅走荷蘭人,是故延平郡王祠是全台的廟宇道觀中的門神唯一用穿著明朝中葉後期的將官袍的洋人。
鄭成功簡介:
世稱國姓爺(荷蘭語:Koxinga)、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因受永曆帝敕封為延平王,而稱鄭延平。其孫鄭克塽追諡為武王,後世則多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開台聖王、開山王、東寧王。
在台灣文化史上,鄭成功兼具了歷史英雄,地方神明,與神話人物的角色,是唯一在不同的政治朝代皆能同受官民尊敬的歷史人物,他的事蹟串聯了中國,日本,台灣等地
在十七世紀,以鄭成功為首的政經集團, 控制東亞貿易,與荷蘭人對抗,簽訂國際契約,他開闢台灣,設置行政區域,屯田墾殖,發展海洋貿易,建立以漢人為主的移民社會,
雖然到台灣只有短短的一年多即逝世,卻對台灣的歷史文化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民間百姓為感念鄭成工驅馬荷蘭人及開疆拓土的功績,特尊稱其為台灣的"開山王","開台聖王"
當地人介紹:
當地人都稱呼土地公為「伯公仔」,六合境內有3間土地公廟的福德正神,都是鄭氏時期軍隊攜來的香火,據說這3位土地公是親兄弟,所以按照排行,又被俗稱為大伯公(仁厚境)、二伯公(油行尾)和三伯公(大埔)。大伯公的仁厚境福德祠就在府前路上知名的進福炒鱔魚專家對面的巷子裡。二伯公的油行尾的故事最精彩,原本只供奉福德正神,但在民國75年施琅降駕,廟公連續兩個月,每天晚上都夢到施琅來跟他說這尊福德爺是他帶到台灣來的,因此才安座這尊全台唯一的施琅金身。鄭成功對施琅有殺父兄之仇,施琅後來也背叛了鄭氏,導致兩家不僅成為世仇,甚至還有不通婚的規矩,在以鄭成功為境內主神的六合境內,卻供奉著施琅金身,而且距離延平郡王祠還不到300公尺,可以見證台灣民間信仰的包容性。大埔街福德祠的香火最為鼎盛,前來參拜的民眾絡繹不絕,因為求財特別靈驗,不少銀行業或房仲業,都會專程來拜。
建築:
福德祠由拜亭與本殿組成,而拜亭的造型為馬背,本殿為燕尾。其室內有彩磁壁飾,為曾流行一時的裝飾手法,今已不多見。
供奉:
除了伯公外,尚有陪祀之註生娘娘及延平郡王五營將,下桌則有虎爺。
參考網站: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16000733-2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