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區上白礁謁祖祭典 :
由台南市學甲區慈濟宮所舉行,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一日舉行,即當地所稱上白礁活動,於當地將軍溪畔「頭前寮」舉行祭典,隔海遙祭保生大帝祖廟,即中國大陸福建白礁慈濟宮。
學甲慈濟宮主神保生大帝,係於明末由福建泉州府移民迎請,隨鄭成功部隊來台,而由學甲頭前寮將軍溪畔登岸。上白礁祭典根據考證,始於清代,學甲地區鄉民經常返回原鄉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謁祖,由於保生大帝誕辰為農曆3月15日,故必須提前數日渡海,方能趕上神誕,所以乃訂為每年農曆3月11日。日治時期後由於兩岸民間往來受限,來往不便,遂逐漸改於當年登陸之處舉行隔海謁祖祭典。上白礁祭典原非年年固定舉行,20世紀後半,才逐漸改為每年舉辦。參與廟宇以學甲慈濟宮的交陪廟、分靈廟、學甲十三莊的莊廟為主。1977年左右,臺灣興起尋根熱潮,上白礁祭典乃受官方支持,標舉其「飲水思源」的精神,而逐步擴大祭典層次,1980年開始,升格為縣級祭典。
學甲香 :
除每年固定舉行上白礁謁祖祭典及繞境外,由於上白礁刈香所經過的香路,為「慈濟宮-後社-光華-中洲-頭前寮(將軍溪畔)-中洲-彭城-後社-慈濟宮」,主要行經學甲、中洲莊,其他莊頭都未列入上白礁祭典遶境的香路。於是慈濟宮為祈求其他未被上白礁刈香巡經的莊頭平安,遂另行擇期舉行繞行學甲十三莊的三天刈香活動,稱為學甲香,1987年以前於保生大帝神前擲筊決定舉辦時間,之後則改由慈濟宮信徒代表大會決議。四年舉行一科刈香的傳統。學甲刈香儀式採「出香-遶境-入廟」的型態,所有參與之藝陣與神轎,每日出發前,都需至慈濟宮「拜廟」,由紅頭法師做法淨陣,此儀式有接香的意味。
在無意之間網搜尋到蜈蚣陣招募志工的公告,便開啟了這趟的旅程~
參與志工需全程陪同控管秩序,這也是我第一次要走這麼遠的路,對我來說有點怕怕確又充滿期待~
在活動的前一天便提早先到學甲報到,坐自強號先到新營火車站=>在新營客運總站轉車=>學甲郵局下車